氣象與堰塞湖
2018-11-6 16:22:21 點擊:
氣象與堰塞湖
堰塞湖是指由于地震活動、火山熔巖流等引起大規模的山體滑坡或泥石流堆積,從而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貯水而形成的湖泊。由火山熔巖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稱為熔巖堰塞湖。
堰塞湖不僅阻斷交通,還淹沒了上游道路、農田和村莊,阻礙救援人員進入災區,迫使救援人員只能徒步翻山越嶺。
由于堰塞湖的堵塞物是附近山體垮塌下來的山石、泥沙、土塊及破碎的樹枝樹干樹根等植物,這道“新堤壩”往往是松散、不固定的,它們隨時會因沖刷、侵蝕、溶解而發生崩塌,從而造成次生災害。氣象中以降水對堰塞湖的影響較大,首先降水增加了堰塞湖垮壩的風險。如果遇有降雨,雨水形成的徑流匯集到堰塞湖之中,造成堰塞湖水位上升、水體增加,會對堰塞湖不牢固的“堤壩”產生更大的壓力,一旦決口會形成洪峰,威脅下游地區導致重大洪災。因此,必須密切監視天氣過程,及時采取防范措施。
降水還有可能引起更多的山體滑坡,發生泥石流堵塞道路,甚至再次堵塞河流,造成更多的堰塞湖。
降水時也會因為云量較多,云的高度較低,能見度很差等氣象因素,會對地震災區的直升飛機救援工作、巡查、救災物資的空投等產生影響。
所以,在抗震救災中,充分考慮氣象因素,參考天氣狀況指揮救災十分重要。
- 上一篇:立冬養生:脾胃虛寒怎么辦? 2018/11/7
- 下一篇:人工模擬降雨系統一某大學人工降雨廳模擬降雨系統通過驗收 2014/12/24